深空激光通信有哪些优势?它需要克服哪些困难?

 

前段时间,美国灵神星探测器在1600万公里外配合地面设施完成深空激光通信试验,刷新了空间光学通信距离纪录。那么激光通信有哪些优势?根据技术原理和任务需求,它需要克服哪些困难?未来,它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如何?

 

技术突破 不惧挑战

 

在航天科研人员探索宇宙的历程中,深空探测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。探测器需要穿越遥远的星际空间,克服极端环境和恶劣条件,获取和传输宝贵数据,而通信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 

灵神星探测器与地面天文台进行深空激光通信试验示意图

 

10月13日,灵神星探测器升空,开启至少为期8年的探索之旅。在任务初期,它配合美国帕洛马天文台的海尔望远镜,测试深空激光通信技术,使用近红外激光编码,与地球团队进行数据收发交流。为此,探测器及其激光通信设备至少需要克服4类困难。

 

一是遥远的距离。在深空探测任务中,目标天体与地球的距离往往以“亿公里”为计量单位,这要求通信具备极高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,以确保数据准确传输。

 

其二是信号衰减与干扰。随着传输距离增大,无线电信号会出现显著衰减,必然给通信带来极大的挑战。尤其在深空环境中,宇宙射线、尘埃等物质会对通信信号产生干扰,目标天体的磁场、电离层等也会破坏信号的传输稳定性。

 

其三是带宽限制与延迟。相比深空探测任务需求,通信带宽是有限的。探测器想要在有限的带宽内高效地传输数据,有必要采用先进的编码技术和压缩算法,提高数据传输速率。此外,由于距离限制,深空探测任务需要克服不容忽视的时间延迟,单次通信延迟数分钟或数小时是司空见惯的,近似实时通信则非常困难。

 

其四,能源限制与散热问题值得关注。探测器在有限的能源供给条件下长期执行深空探测任务,为了确保通信高效、稳定,需要采用低功耗的设备和技术。同时,通信设备运行会持续产生大量热量,如何有效散热也成为挑战。

 

科研人员对这些困难早有预期和准备,“对症下药”,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,为灵神星探测器开展深空激光通信试验打好了基础。

 

首先,灵神星探测器采用了高速数据传输技术,选定激光束作为传输媒介,配备了大功率激光发射器,利用激光传输速率快、稳定性高等优点,尝试在深空环境中建立激光通信链路。

 

其次,为了提升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,灵神星探测器采用了高效编码技术,通过对数据进行优化编码,可以在有限的带宽内实现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。同时,通过采用前向纠错编码等技术,它能够降低误码率,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。

 

再次,灵神星探测器借助智能调度与控制技术,实现了对通信资源的优化利用。该技术可以根据任务需求和通信环境的变化,自动调整通信协议和传输速率,从而确保在有限的能源条件下实现最佳的通信效果。

最后,为了增强信号接收能力,灵神星探测器采用了多波束接收技术。这种技术利用多个接收天线组成阵列,可以增强信号的接收灵敏度和稳定性,进而在复杂的深空环境中保持稳定的通信联系。

 

优势明显 内藏玄机

 

外界不难发现,激光是灵神星探测器深空通信试验的核心要素,那么激光究竟拥有哪些具体优势,能够助力深空通信显著进步?其中有何奥妙玄机?

 

一方面,深空探测任务对于海量数据、高分辨率图像和视频的需求不断增长,势必要求深空通信具备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。面对往往以千万公里“起步”的通信传输距离,无线电波逐渐“力不从心”。

 

而激光通信将信息编码在光子上,相比无线电波,近红外光波具有更窄的波长和更高的频率,使构建信息传输更加高效流畅的空间数据“高速公路”成为可能。

 

早期近地轨道激光通信测试示意图

 

这一点已在早期近地轨道空间试验中初步验证。采取相关自适应和克服大气干扰的措施后,激光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一度比以往的通信手段高出近百倍。

 

另一方面,激光通信技术对深空环境的适应性更强。在深空环境中,探测器既要应对无处不在的宇宙射线,又要在穿越小行星带、大行星星环等艰辛的旅程中战胜天体碎片、尘埃等阻碍,无线电信号更易受到干扰。

 

激光的本质是原子受激发辐射出来的光子束,其中的光子具备高度一致的光学特性,方向性好,能量优势明显。凭借先天优势,激光可以更好地适应复杂的深空环境,构建起更稳定可靠的通信链路。

 

不过,激光通信要想收获理想的效果,必须做好精确对准工作。以灵神星探测器为例,其飞行计算机主控的制导、导航和控制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,所谓“指向、采集和跟踪系统”确保激光通信终端与地球团队的接装置始终保持精确对准,确保通信稳定,还能有效地降低通信错误率,提高数据传输准确性。

 

此外,这种精确对准又能帮助太阳翼尽可能多吸收阳光,为激光通信设备提供充沛的能量。

 

当然,再充沛的能量也要高效利用。激光通信的优势之一是能量利用效率较高,相比传统的无线电通信,能够节省更多能源,减轻深空探测器在有限供能条件下的负担,进而延长探测器的飞行航程和工作时间,收获更多科学成果。

 

另外,相比传统的无线电通信,激光通信在理论上具备更出色的实时性。这对于深空探索是非常重要的,帮助科学家及时获取数据并开展分析研究。不过,随着通信距离增大,延时现象会逐渐明显,激光通信的实时性优势有待检验。

 

展望未来 更多可能

 

当前,深空探测通信工作面临诸多挑战,但随着科技不断发展,未来有望综合运用多种措施解决问题。

比如,为了克服遥远通信距离引发的困难,未来深空探测器有可能综合应用高频通信和激光通信技术。高频通信设备可以提供更高的信号强度,提升通信稳定性,而激光通信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误差率,强强联手,贡献更远距离、更高效的通信成果,应该是可以预期的。

 

灵神探测器上的深空激光通信装置特写

 

具体到激光通信技术细节,为了提高带宽利用率和降低延迟,深空探测器有望采用更先进的智能编码和压缩技术。简单地说,根据通信环境的变化,未来深空探测器的激光通信设备会自动调整编码方式和压缩算法,力争实现最佳的数据传输效果,提高传输速率并缓解延迟程度。

 

为了克服深空探测任务中的能源限制,解决散热需求,探测器将来必然会应用低功耗技术和绿色通信技术,既降低通信系统的能耗,又能够实现高效的热量管理和散热。毫无疑问,随着这些技术实用化、普及化,深空探测器的激光通信系统有望更加稳定地运行,续航力也会显著提升。

 

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不断进步,未来深空探测器有望更加自主高效地完成任务。例如,通过预设规则和算法,探测器可以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处理和智能化传输控制,避免信息“堵塞”,提高通信效率。同时,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还会帮助科研人员减少操作失误,提高探测任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,激光通信系统也将从中受益。

 

激光通信毕竟不是万能的,未来深空探测任务有可能逐步实现多元化通信手段的融合。通过综合运用各种通信技术,如无线电通信、激光通信、红外通信等,探测器可以在多路径、多频段发挥最优的通信效果,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。

 

同时,多元化通信手段融合有助于实现多任务协同工作,提高探测器的综合性能,进而促使更多类型、数量的探测器在深空执行更复杂的任务。

 

以上文章内容来自中国航天报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7日内与本平台联系(邮箱:2900646553@qq.com)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!

 

 

激光之家
视频报道
会议展览

大科激光DK-YMM 6000多模光纤激光器

投稿邮箱:290064655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