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大族激光陈根余:高端装备制造成为制造业当家、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
1月28日上午,广东省委、省政府在广州召开新春开年第一会——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。
2023-01-30
-
央视新闻:长盈通光电廉正刚追逐梦想,与“光”同行
目前,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国。然而,在光纤产业发展的早期,我国的技术曾一度落后于发达国家,尤其是在特种光纤领域,基本上是被国外品牌所垄断。40多年来,一代代光纤人接力奋斗,他们带领中国一次又一次跃上世界光纤产业高地,也为后来的追光者开辟了前行的道路。今天的奋斗者 正青春栏目,我们就来认识一位在特种光纤领域耕耘15年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廉正刚。
2023-01-03
-
新华日报:南京大学祝世宁团队勇闯“无人区”,突破光电芯片新赛道
“光电芯片是信息技术的下一个制高点。”中国科学院院士、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说,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较早探索该领域,已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的原始创新成果,“光电芯片有望成为我国率先突破的科技领域,我们应该对下一代技术更早地切入、更快地投入,争取在未来有更多的发言权。”
2022-12-06
-
中国化学激光之父张存浩:为了国家转行多次
他有着书香门第的家世,也有留学海外的学术背景;他在建设新中国的号角声中回国,在困境中白手起家;他曾多次改行,而每次改行皆为国家而战。对于他来说,科研就是他的生命,而他的生命只为一个目标——报国。他就是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——张存浩。
2022-10-22
-
华工激光副总工程师程伟: 有信心让中国激光装备从跟跑并跑到国际领跑
一束光的力量有多大?如果把它用于制造领域,其最高精度可以达到一根头发丝直径的百分之一。1960年,激光这种自然界并不天然存在的光被科学家发现,目前其加工技术已成为全球制造业领域的高端前沿技术。8年前,怀揣着在超快激光加工领域创新图强的初心梦想,“80后”工程师程伟加入了华工科技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华工激光,在光谷开始了他的“追光”之路。
2022-09-19
-
光谷腹地追光者
湖北去年战略性新兴工业营业收入突破万亿元,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了6348亿元,湖北光电器件占全国市场60%、激光设备占全国市场50%、武汉光谷的光纤光缆占全球市场25%……截至2021年底,光谷“光芯屏端网”产业规模达6000亿元,加速向万亿级规模冲刺,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。
2022-07-11
-
这10位博士说,他们眼中的东湖科学城是这样的
在光谷企业工作的博士超过2万人,是东湖科学城建设的中坚力量。他们眼中的世界一流东湖科学城是什么样?不久前,东湖高新区举办“3551人才”培训班,34位学员全部为在企业工作的“85后”“90后”博士,东湖科学城建设成为他们讨论的热门话题。
2022-07-04
-
周朴:冲锋不止的“追光者”
2011年,周朴及其课题组成员研制出千瓦级光纤激光相干合成系统,打破了国际同行保持3年的最高功率纪录,该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提名。2014年,他们研制的百瓦级随机光纤激光器入选“全球光学重要进展”...
2022-06-15
-
专访激光纳米制造先驱者陆永枫
众所周知,肖洛奖主要奖励在激光基础研究和激光技术工业应用上取得重大...
2021-06-05
-
科技界“火云邪神”高伯龙:研制激光陀螺,打破欧美20年封锁
1928年,高伯龙出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。年幼之时,他受到家庭氛围熏陶,对文化知识充满了兴趣。12岁那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南宁汉民中学,而他的数理化成绩,全部都是满分。在数学、物理方面,高伯龙有着惊人的天赋。在这四年里,他勤学苦练,不断上进,得到了老师、同学们的一致赞赏。
2021-06-02
-
赵梓森院士:一朝为光纤,一生为光纤
赵梓森首次接触光通信,是在自由空间中的激光通信。1969 年,当时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(以下简称邮科院)隶属于北京邮电科学研究院(以下简称北京院),北京院把国家科研项目“激光大气传输通信”以及项目执行人员十余人移至武汉院。
2021-06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