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兴产业如何“炼”成?《焦点访谈》聚焦光谷企业“华日激光”
7月,中宣部组织多家媒体开展的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”活动聚焦北京、河北、山东、湖北四地。8月30日晚,央视《焦点访谈》栏目以《新兴产业如何“炼”成》为题,报道了光谷等地向“新”而行,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的实践。以下转载相关部分:
随着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,湖北向“新”而行!新旧动能转换中,把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,作为自己的主要发力方向,新产业迅速崛起。
新兴产业要持续高质量发展,必须不断技术创新。记者调研发现,聚焦企业科研创新痛点,搭建研发和支撑平台,是被称为中国“光谷”的湖北武汉和“华北药都”的石家庄采取的共性做法。
聚焦企业科研创新痛点,搭建研发和支撑平台
在湖北光谷实验室,记者见到了这个极紫外相干光源的研究装置,相比传统激光极紫外相干光源可以实现更高分辨的成像,在集成电路的精密检测等重要领域有很大的应用前景,是全球激光业的前沿技术。
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陆培祥带领团队研究此项技术十多年,取得了关键性的技术突破。但要把技术真正应用到产业,必须对实验室装置进一步开发,做出激光器的工业化样机,用来进一步检测其稳定性。
于是,陆培祥找到了这家在当地最早从事超快激光器生产研究的企业-华日激光。但是,不管是对研究团队还是对企业来说,这样的研发都面临着不小的困难。
武汉华日精密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超快光纤实验室主任陈少祥:“作为企业,要转化吸收这种技术,需要大量的资金,在当时的背景下还是有一定风险”。
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教授、湖北光谷实验室激光技术与装备研究方向首席科学家陆培祥:“作为学校的科研团队,主要是从事一些前沿的技术研究,没有一个保障条件能够把它成为产品化”。
要做样机需要几千万,高校缺乏资金。同时由于不是规模化生产,企业动力也不足。如何把产业发展前沿的科研技术和企业的开发能力更好的结合?
华日激光产品“能级飞跃”,研企合作磨出“更快的刀”
2021年,湖北省结合本地优势学科领域和重点产业,组建了包括光谷实验室在内的九个湖北实验室。
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杜耘:“湖北实验室,其实是我们一个跨领域,跨学科的协同创新的综合科研平台,不光是一个学校,科研院所,还包括企业,还包括一些投融资平台,在这里面,使我们这些成果能够尽快得到应用”。
政府为实验室提供部分启动资金,高校科研团队和企业研发团队两家变一家成为联合科研主体,共同享有成果。实验室技术和产业真正需求相结合,在技术不断进一步完善的同时,华日激光在一年内,也迅速向市场推出两款前沿的激光器产品,且研发速度非常快,基本上两到三天就能完成一轮的技术迭代。
以上文章内容来自央视《焦点访谈》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7日内与本平台联系(邮箱:2900646553@qq.com)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给予处理!
-
- 2023-02-09
- 2022-10-11
- 2022-12-05
- 2022-10-22
- 2023-07-20
- 2023-02-10
- 2021-09-18
- 2023-02-10